企業徵信

上市櫃「看財務,中小企業看老闆

  企業徵信的目的,是為了蒐集信用評等所需資訊(資料)。信用評等,顧名思義就是衡量一個企業(或標的)在「未來一定期間內」發生「信用違約」的機率,給予一個等級。信用評等方法,與模型的建立、驗證已有很長的發展歷史;從簡單的迴歸分析統計,到複雜之類神經網路與人工智慧等,讀者或許都曾經耳聞、也並不陌生。但迄今尚未有一個民間機構、或單位能夠針對台灣每個中小企業(約70萬家公司)之信用風險,普遍、一致、持續的給予一個等級,並出具徵信報告。

  究其原因,乃大部分中小企業之「財報」、與「違約資料」並非公開可取得,甚至有很多中小企業是不編財報的 ,要建立符合台灣所有中小企業之信用風險模型,在先天資料可取得之限制下,是有難度的。因此,每個銀行僅能針對其自身的客戶,將其提供的財報(對外界而言係非公開)輸入內建模型,搭配訪談、與實地查核,來評估該客戶之信用風險,進而給予適當的借款利率。

  不可否認,除了公司自己本身,往來銀行往往是最瞭解公司的;因此,由往來銀行來評估公司信用風險理應是最直接,可能也是最準確的。然而,銀行分行業務端、與總行風控端之立場衝突(矛盾)由來已久,業務端希望把業績做大,常與客戶站在一起,太「麻吉」的結果使得訪談客戶所發現的問題不見得全部都會寫在報告裡 ,向風控端如實呈報(報喜不報優),因此,風控端所得到之資訊,可能並不完全,因而衍生出風控端希望有一個獨立的第三者,也能夠針對其往來客戶給出一個信用風險等級,來「對答案」、並作為其與業務端溝通的橋樑。

  在台灣,能夠扮演這個「獨立第三者」角色的,或許非「聯徵中心」莫屬。其次,電信、電力、與自來水業者,因其客戶涵蓋面廣,有諸多公司的用水、用電、以及通聯記錄,能夠判斷公司是否真得在營業、甚至評估業績好壞;搭配這些公司水費、電費、以及電信費的繳費狀況(是否如期繳交),理論上是可以用來建模,並評估諸多中小企業公司信用風險的 。最後,像是人力銀行、Google則能夠利用公司徵才紀錄、或是由「路人甲 」對公司所撰寫的評論來衡量公司的經營實績。

  惟以上這些單位所持有的資料,通常並非公開資料,銀行要去「調閱」這些公司的資料,可能要有公司「授權」、或是正當理由;當然,公司要與銀行往來通常也不會拒絕銀行去調閱這些資料。但換個角度想,如果是一般企業想要瞭解下游客戶的信用風險狀況(避免被倒帳),或是想評估上游客戶的信用風險狀況,作為選擇供應商的依據,抑或銀行想要主動開發潛在客戶;單純利用公開資料來對每個企業信用評等,這樣的需求一直是存在的。本網站盡可能利用公開資料,彙整信用評等所需資訊(尤其是中小企業),讓這個結果可以做為利害關係人彼此間溝通的橋樑。